鑄造模具鑄造澆注位置的選擇決定于合金種類
添加時間:2022-01-04
鑄造模具鑄造澆注位置的選擇決定于合金種類、鑄件結構和輪廓尺寸、鑄件表面質量要求以及現有的生產條件。選擇鑄件澆注位置時,主要以確定鑄件質量為前提,同時盡量做到簡化造型和澆注工藝。確定鑄造模具澆注位置應考慮以下主要原則。
一、使鑄件的大平面應朝下鑄件大平面朝下既可避免氣孔和夾渣,又可以防止在大平面上形成砂眼缺陷。如果將鑄件的平面朝上,操作上也有其方便之外,如鑄件全部在下型,上型是平的又沒有吊砂,但鑄件平面部分的質量難以確定。因此,應選用鑄件平面朝下的方案,而澆注時采用傾斜澆注的方法。
二、應有利于鑄件的補縮對于因合金體收縮率大或鑄件結構厚壁不均勻而易于出現縮孔、縮松的鑄件,澆注位置的選擇應優先考慮實現順序凝固的條件,要便于安放冒口和發揮冒口的補縮作用。厚大部分盡可能安放在上部位置,而對于中、下位置的局部厚大處采用冷鐵或側冒口等工藝措施解決其補縮問題。
三、鑄件的重要部位、重要加工面應朝下或呈直立狀態逐漸下部金屬在上部金屬的靜壓力作用下凝固并得補縮,組織致密。鑄件在澆注時,朝下或垂直安放部位的質量比朝上安放的高。經驗表明,氣孔、非金屬夾雜物等缺陷多出現在朝上的表面,而朝下的表面或側立面通常比較光潔,出現缺陷的可能性小。個別加工表面需要朝上時,應適當放大加工余量,以確定加工后不出現缺陷。
四、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懸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檢驗應計量少用或不用砂芯,若需要使用砂芯時,應注意確定砂芯定位穩固、排氣通暢和下芯及檢驗方便,應盡量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懸臂式砂芯。經驗表明,吊砂在合型、澆注時容易塌箱。向上半型上安放吊芯很不方便。懸臂砂芯不穩固,在熔融金屬液浮力作用下姨偏斜,故應盡力避免。此外要照顧到下芯、合型和檢驗的方便。